课程类型:选项
总学时:30 理论学时:2 机动学时:2 实践学时:26
课程简介:
健美操是一项融音乐、舞蹈、体操、美学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。它以其自身固有的锻炼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,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喜爱。目前,健美操运动已在全国各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健美操动作讲究造型美,动作美观大方,朝气蓬勃,动作完成有力度、准确到位等。因此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,可有效地训练身体各有关部位的正确姿势,使人体匀称、和谐地发展,轮廓线条清晰而优美,有利于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风度,塑造健美的体型。它对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,培养端庄体态,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,焕发精神面貌,陶冶高雅情操均有良好的作用。
一、课程性质
学习和掌握健美操的基础理论知识、技术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,培养自学、自创的能力,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,增进肌肉力量和机体有氧代谢能力,发展身体柔韧等基本素质,增进健康,增强体质,为“终身体育”打下有益的基础。
二、教学目的
通过学习健身健美操、搏击健美操、形体、专项素质等练习内容,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的兴趣,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。
三、教学任务及基本要求
1、了解健美操的锻炼和编创基本原则,在音乐伴奏下,能较正确的进行形体等基本动作的练习,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、节奏感、韵律感、想象力及动作表现力,树立正确的审美观。
2、健美操课程的教学,本着健身、娱乐的教学原则,在教学中注意提倡重在参与意识,在老师语言及身体语言的指导下,使学生达到心情愉悦、陶冶情操,又达到增进健康,健美体形的目的。
3、根据学生体能情况及接受能力水平,选择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活动量,使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又简到繁,由单个动作的教学到组合练习到成套训练循序渐进,运动强度的安排根据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,由小到大、由低到高、由弱到强交替进行,以确保无损伤并益于健康。
4、在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和体现全面影响学生身体,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原则,教材内容丰富多样,教学手段方法灵活多变。
四、教学注意事项
1、合理安排课堂练习强度,课前安排见习学生及排查有身体问题学生。
2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,对协调性差及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多鼓励、关心,帮助提升自信心。
3、最好选择有弹性、纯棉、柔软、舒适的服装。每次练习后,要及时清洗服装,保持服装干爽。鞋子不仅要大小合适,而且要有衬垫,并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弯曲性。切忌穿高跟鞋和厚底鞋。
4、本大纲在实行过程中应不断修订、完善。
五、考试内容与方法
1、考试内容:每学期所学内容
2、考试方法:学生在音乐伴奏下4-6人为一组进行考试完成成套动作,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价。
3、考试要求:(1)在规定音乐伴奏下完成动作并做出3次以上的队形变换。(2)队形变化自然流畅
4、考试标准:
分值
| 技 评 标 准
|
90-100分
| 整套动作熟练、准确、有力度、节奏感强,具有较强表现力,音乐配合协调,队形变化自然流畅。
|
80-89分
| 整套动作熟练,较准确、较有力度、有节奏感,具有一定表现力,音乐配合较协调,队形变换比较流畅。
|
70-79分
| 整套动作较连贯,动作较正确,音乐配合比较协调,表现力一般,队形变换比较自然。
|
60-69分
| 整套动作基本正确,能独立完成,与音乐基本协调,队形变换不够自然。
|
60分以下
| 整套动作不熟练,主要动作不正确或未完成,无表现力,与音乐配合不协调,队形变化凌乱或无队形变化。
|
六、课时分配表
序号
| 课题内容
| 学时分配
|
1
| 理 论
| 2
|
2
| 组合动作
| 2
|
3
| 健美操成套动作
| 28
|
4
| 考 试
| 4
|
5
| 机 动
| 2
|
| 合 计
| 38
|
七、教学内容与要求
1、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(2学时)
⑴教学目的和要求:掌握健美操基本步伐、手型及上肢定位技术练习,要求动作规范定位准确,发力方式正确。
⑵课程内容:健美操基本站位及步伐。
1).手型及基本站立。
2).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(头颈动作、肩部动作、上肢动作、腰部动作、下肢动作)。
3).基本步伐:踏步、侧并步、侧交叉步、V字步、侧点、前点、向前/向后走、吸腿、踢腿、开合跳、弓步、跑跳、弹踢腿跳。
2.大众健美操竞赛规程简介(2学时)
⑴目的和要求:通过本章节的学习,使学生对大众健美操的竞赛规程有一定的了解,加深对健美操动作规范性的认识,初步能够对大众健美操比赛进行评分。
⑵课程内容:
1).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评分规则(第三版)
2).观看健美操比赛等视频资料
3、大众健美操等级动作一、二级( 30学时)
⑴目的和要求:通过本章节的学习,使学生对大众健美操动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,结合规则基本掌握一套大众健美操动作和大众健美操的创编原则。
⑵课程内容:大众健美操二级